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大部分比赛都看了,也来说下我心目中的最接近夺冠的队伍巴西。
一、巴西的阵地进攻
巴西的阵地进攻以进攻小组配合为主。
1.左路进攻:
左路进攻往往由前场自由人内马尔发起。内马尔传给维尼修斯,维尼修斯有三种进攻选择:
(1)可以利用个人能力强突底线,然后传倒三角或者后点
(2)可以带球前进,假动作晃动然后用腿一撩,沿着点球点所在的横线横传中路,由中锋或者前腰在点球点附近接应打门。这条线在对方后卫线和前卫线之间的位置,后卫线往往盯防底线横穿而退的过深,前卫线因为要保持防守弹性所以退不到这个位置,所以这条线路的防守人数通常很少。昨天理查利森的第二个进球,就是这个套路;而且这个套路常看皇马比赛的应该很熟悉,属于维尼的常规武器。
(3)维尼修斯的第三个进攻选择是不带球直接横穿,然后自己前插,接队友直塞球,然后肋部打门(昨天巴西的第一个进球有点类似,区别是进球是由内马尔盘带,然后带大了带到了维尼修斯这里)。
(4)维尼修斯的第四个进攻选择是横穿中路球员完成远射。维尼拿球吸引对面边后卫和后腰包夹以及中卫回小禁区防下底传中之后,中路禁区外球员通常会有不错的起脚空间。
2.右路进攻:
巴西的右路进攻是弱侧,往往由左侧吸引火力之后,由卡塞米罗/维尼修斯/弟媳长传转移,右侧锋线拉菲尼亚/罗德里戈/安东尼接球之后,凭借个人能力1v1,完成突破传中或者横传中路。巴西的右路进攻强调的是1v1能力,因为重兵在左侧,吸引对方防守球员也都跑来左侧,所以右路经常会有很好的1v1机会。昨天巴西整个上半场,最好的两次机会都是出现在右路,可惜拉菲尼亚没把握住。
3.中路进攻
巴西的中路进攻有两种方式。
(1)在左边维尼拿球之后,吸引对方防守球员两名球员包夹以及回撤禁区(防止下底传中)之后,巴西的左/右横穿中路,中路禁区外球员通常会有不错的起脚空间。昨天分别由卡塞米罗、内马尔、桑德罗完成几脚高质量射门。
(2)内马尔强突。不多说了,全看个人能力。突破之后直接起脚打门,或者传给左/中/右前锋完成射门,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巴西的攻防转换:
提到攻防转换,就不得不提到巴西的防守大闸--卡塞米罗。在前场丢球之后,一定是边锋球员第一时间上去干扰对方,然后对方球员会去找己方后腰/前卫球员,争取把球摘到开阔地。这个时候卡塞米罗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他通常会在对方后腰球员接球之后上贴近对方,阻断对方的传球路线/逼迫对方往边路带球/逼迫对方回传/抢断,延缓对面的反击速度。如果对方球员强行带球,那么卡塞米罗很大可能伸出一脚,就把球断下来了。
提到攻防转换,还得提一下巴西防守球员的位置--毕竟如果你冲到了对方禁区线,你防守技术再好也没法去防守一个已经在你方半场的球员。巴西的边后卫基本是不过半场的,前文也提到过巴西的进攻主要由进攻小组完成。边后卫基本只做保护性接应,当一个传球点。这个和现在很多豪门流行的三中卫战术是完全不同的,三中卫战术里面的边翼卫是要包办一条边的,经常自己带球完成下底传中。但是在巴西这里,边路进攻都是由维尼修斯/内马尔/右边锋完成的,由于这些球员的静态爆发能力足够突出,单凭个人能力已经可以打出来足够有威胁的进攻了,所以不需要边后卫冒险插上。所以,对方球队在反击时,要面对巴西完整的四人后防线+卡塞米罗,在攻转守的时候这样的配置已经足够应付对方前锋了(除非面对姆巴佩和巅峰贝尔这种牲口级边路爆点)。
巴西边后卫进攻时不过中场,防守时候就能保持完整的阵型不会漏人。面对对方的个人能力超强的爆点,巴西中后卫弟媳和马尔基尼奥斯有肌肉有高度有速度有超强的个人防守能力,通常足够应对了。
三、巴西的阵地防守
阵地防守时候,巴西是个442/451站位,两个边锋维尼修斯/右边锋都会回撤很深,来帮助自己的边后卫防守。这时候边路有两个防守队员,加上同一侧的后腰会来协防,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稳固的。
要说唯一的隐患,就是两个边后卫达尼洛和桑德罗的个人能力了。如果被对方爆点直接突破,那可能会瞬间打乱站位,形成比较有威胁的进攻。
巴西的这个打法其实有点像前几年的皇马,进攻433,防守442。那么进攻到防守之间差别的这1个人是哪里来的呢?靠的就是两个边锋的积极跑动。进攻时承包一条边,防守时回撤本方半场,巴西的这两个边锋真的太香了。
那防守时候多回来两个边路,怎么总才比进攻时候多一个人呢?这个防守时候少掉的人,就是内马尔。别看内马尔是在三中场里面,他其实踢起来更像是前场自由人。自由人可能进攻时候杀到了对方禁区,那防守时候根本就不能指望他及时落位。而且内马尔是进攻爆点,需要节约他的体力,不能让他疯狂跑动用来防守,所以防守体系里面通常不算上内马尔。
那么442防守够用么?通常认为,防守时,门将以外有8名防守队员就构成了两条稳固的平行线--4个后卫构成的后卫线,两个后腰和两个边前卫构成的前卫线。前卫线用来压迫对方中场和边路的持球队员、阻断对方的传球线路、协防对方爆点,后卫线用来防御对方真正有威胁的进攻。7名防守球员通常被认为会出现局部漏洞,9名防守球员已经是摆大巴了,10名球员全部防守那就是马竞了……
四、巴西的守攻转换(反击)
1.阵地防守转换:内马尔作为前场球员不回防球员,在反击中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中后场拿球之后,找到内马尔,内马尔带球推进然后分边,完成射门。巴西昨天落入阵地防守的时间比较少,反击机会也比较难看到,如果要举例子的话,拿昨天葡萄牙的进球举例比较合适。B费反击中拿球,然后带球推进20米,这时候左边路的莱奥已经从防守位置高速插上,进入到进攻位置,B费一脚斜向塞球,莱奥不停球直接起脚破门。巴西出现反击机会的话,把B费换成内马尔,莱奥换成维尼修斯/右边锋,场景也是一样的。
2.混战转换:由于卡塞米罗和弟媳超强的个人防守能力,使得他们经常有机会从对方脚下断球。此时,对方球员处于反击转换中,都在按照反击的位置跑位,所以会出现很多的位置错乱,通常卡塞米罗和弟媳可以在这种时候送出一脚精准的直塞球,由维尼修斯或者右边锋接球,形成绝佳机会。举个例子的话,应该是在曼联卡塞米罗助攻C罗的那个球,也是卡塞米罗抢断、直塞,C罗一停一射破门。
五、巴西的70分钟替补冲击
这届世界杯新的五换人规则下,强大替补攻击群的威力显现出来了。巴西可以前70分钟用理查利森、维尼修斯、拉菲尼亚冲击,后20分钟换上热苏斯、罗德里戈、安东尼冲击第二波。巴西替补球员依然是英超西甲的顶级球员,加上满体力的高速冲击,面对对方已经疲于防守70分钟的边后卫,可以说分分钟冲垮对面。
这点上不得不提齐达内执教的皇马了,屡屡在最后十分钟进球逆天改命,靠的就是前期伊斯科消耗对面体力,替补换贝尔,加上不回防的C罗保留下来的体力,一波接着一波的提速进攻。这种属于是明牌,你明知道我会这么打,但你就是没办法。什么?你说对面前70分钟面对维尼修斯、拉菲尼亚、内马尔的冲击保留体力?那八成70分钟前对面已经丢了3个球了。
六、总结
说了这么多,可以发现这支巴西无论是进攻、攻防转换、防守、反击都很犀利,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短板。超强的球员个人能力,加上成熟的战术打法,看好这支巴西最终夺冠。